“双节”期间,“匠心传承·灯影乾坤”环县道情皮影艺术展演在高台县举办,市民游客近距离领略了皮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。
黄昏时分,灯光暗去,音乐响起,泛黄的幕布后,艺人们的“老道情”高亢激昂地吼起来,十指转动间,幕布上的皮影人物“活”起来,《罗通扫北》《盗仙草》《三打白骨精》等皮影戏依次上演。台下的观众被幕布上的影人、优美抒情的唱腔、优雅动听的伴奏所吸引,不时有游客用手机记录下这精彩的一幕。“我觉得这次皮影制作非常精致,表演也特别专业。我的孩子全程眼睛都不离开幕布,还一直问我‘皮影怎么会动呀’‘唱的是什么故事呀’。我觉得这种形式特别好,希望以后能多些这样的活动。”市民梁燕说。
据了解,环县道情皮影戏发源于千年之前的陇东大地,是道情音乐与皮影艺术深度融合的结晶。2006年,环县道情皮影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。表演中,前台艺人凭一根挑杆操控皮影,同时完成所有角色的唱念,将故事的悲欢离合展现得淋漓尽致;后台几位乐师默契配合,伴奏并齐声“嘛簧”,高亢激昂中带着黄土高原特有的苍凉与豪迈,极具感染力。此次道情皮影非遗展演将从9月30日持续至10月2日,每天晚上7时30分在高台县博物馆楼前广场准时上演。“希望通过此次展演,让更多群众接触、了解并喜爱上道情皮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,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与参与热情,为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注入新活力。”高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杨健表示。